無論您喜歡與否,在電影音頻制作領域,我們都需要面對“響度之戰(zhàn)”,盡管我們擁有一整套為了防止響度不匹配而設計的校準系統(tǒng),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電影的響度已經被提高了許多,因此電影院會收到很多來自觀影者對響度的投訴,從而導致在電影播放時,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會將播放音量調小。結果,影院把調小音量這個動作運用到了所有的影片上,這就給后期制作人員調整制作時的播放音量帶來了難度和壓力。
但這也不僅僅是整體響度的問題,現(xiàn)在也有一種趨勢,就是電影混音比電視混音的動態(tài)范圍更小,在某種程度上,很多時候,電視的“再混音”(Remix)最后都是擴大動態(tài)范圍,而不是如期待中的為了電視廣播的傳輸目的將原先來自劇院的混音進行動態(tài)范圍的減小。
這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可以采取的一種解決方法是使用BS1770響度標準,這套響度標準已在廣播制作流程和音樂流媒體中使用,我們可將其運用到電影制作工作流程中,我們可以采用推薦的響度,即最大“工程響度”(Program Loudness)為-27 LUFS,以及“最大短時響度”(Maxium Short Term Loudness)為-6 LUFS;若對于“響度較大的影院”(Loud Cinemas),我們可以采用最大“節(jié)目響度”(Program Loudness)為-21 LUFS。我們理想的方案結果是將電影的播放音量回到正常的參考水平。Eelco Grimm,作為“響度請愿小組”(Loudness Petition Group)背后團隊的一員,也在研究電影工作流程,而我們在之前關于音樂流媒體標準和工作流程的相關文章中也提到過他,在取得他的同意后,我們在這里發(fā)布了一份他在2013年5月展示給AES的報告。報告如下:
1. 介紹
在35毫米膠片電影的時代,來自“杜比”(Dolby)公司的人必須在電影發(fā)行做母帶混音時在場。在電影母盤上會印著:在“杜比盒”(Dolby box)使用音量7進行播放。而在35毫米膠片電影時代結束時,流行趨勢已經傾向于非常響的電影了。在對諸如《電子世界爭霸戰(zhàn)》(英文:Tron)等電影進行混音時,現(xiàn)場人員甚至被建議佩戴聽力保護裝置。而且,觀眾完全不喜歡這中程度的響度,對此有諸多抱怨。
在比利時,甚至發(fā)生了聽力損傷的案件,導致比利時政府采取法律行動。政府想要對電影的音量進行官方限制。現(xiàn)在電影院通常將播放音量設定在遠低于7的水平。
在如今的DCP,即“數字電影包”的工作流程中,“杜比”(Dolby)官方人員不再在電影母帶混音時出現(xiàn),而且后期制作時的播放音量也通常低于7。但是結果卻會對“動態(tài)余量”(Headroom)造成影響?,F(xiàn)在電影院播放的影片動態(tài)范圍比R128的電視廣播還要小。那我們能做些什么使其恢復正常呢?
2. 背景
這張圖顯示了對我們有影響的所有計權曲線。“A”計權最初是基于40 phon的響度曲線,但是現(xiàn)在主要被用于“聲量計”(Sound Level Meter)以預測環(huán)境噪聲可能造成的潛在聽覺損失。“C”計權最初是基于100 phon的響度曲線,它可用在電聲系統(tǒng)校準中。“M”曲線來自“杜比”(Dolby),它是基于CCIR曲線,用來測量噪聲干擾的。有意思的是,它現(xiàn)在被用于電影用廣告的測量。“K”計權是如今非常出名的ITU1770曲線,它是為電子信號的主觀響度評估而開發(fā)的。在此文中,我將自由地混合A、C、K和M計權,請注意這是基于聲音頻譜的一種折中。
響度測量通常與“門限”(Gate)一起使用:要么使用“前景門限”(Foreground Gate)(PL),可以去除小音量的部分,要么使用“對話門限”(Dialogue Gate)(VL),僅測量對話。具體使用哪種要看看測量的目標是什么。
因為導演想控制觀眾體驗到的聲音響度,所以電影院是有水平校準的。SMPTE標準規(guī)定,當杜比系統(tǒng)音量設置為7時,特殊的“杜比噪音”信號發(fā)送到每個音箱的音量是85dBC。信號帶寬也因此被設計為85dBC。此時電平表應該在0 VU,響度在- 21 LUFS。
這個水平的響度其實是配非常有力量的畫面的,因為聲音實在是太響了。在電影工作中若使用數字音頻的話,影片的平均音量正常來說應該要比這個響度低6dB。,一般對話的音量應該要低30dB,這樣就給了電影音頻30dB“具有感情的”“動態(tài)余量”(Headroom)。因此對話在參考水平下的7~9dB,約等于76dBA。
這張表格顯示了“杜比盒”(Dolby box)的音量控制。參考噪音在“7”的時候是85 dBC,在“5.5”的時候是80 dBC,在“4”的時候是75dBC。在“4”以下的數值,都是每減0.5,降低10 dB。在3.5時,參考噪音是65dBC。下文引用自杜比CP650的說明書:
CP650的主前面板的推子旋鈕是控制影院的音量的。它可以正常工作,也可以旁路操作。當CP650被正確安裝后,將推子設置為其混音時的音量水平7.0。這是任何杜比編碼影片的適用音量。盡管在特殊情況下播放音量可能需要進行小的調整,但應避免明顯偏離在安裝時建立的準確音量7.0。如果播放音量設置過低,對話可能難以聽清;播放音量設置過高可能會引起觀眾的投訴,在極端情況下,還可能會損壞劇院的音響系統(tǒng)。
但這之后就出現(xiàn)了一些嚴重的問題。商業(yè)廣告和預告片的原始SMPTE標準是82 LeqM,這大約比正常的對話音量高了6dB。然后,這個標準就變成了所有廣告是82LeqM,預告片是85LeqM,這比對話音量高出了9dB。
今天的廣告和預告片都被標準化到85LeqM,因為從經驗來看,預告片和廣告的播放音量也要遠遠低于7。事實上,在荷蘭,廣告和預告片播放時會使用3.5,也就是說比“7”低了20dB。
這都太響了!
事實上不僅僅商業(yè)廣告和預告片的播放音量比“7”低很多。因為觀眾開始越來越多地抱怨電影本身聲音太響了,電影院為了做出了回應而降低了電影的音量,盡管這是有充分理由的。
佛蘭芒耳鳴和聽力減退協(xié)會在比利時測量了幾家電影院的聲壓級。他們測量的峰值水平高達118 dBA!這怎么可能?嗯,一條通道被校準為85 dBC@-21 LUFS,因此峰值就會達到大概105 dBSPL。如果有4條通道(環(huán)繞聲計為1條),這樣就會增加6dB。若產生削波失真,您會收到每條通道額外多3dB的音量,當然如果測試點離音箱比較近,那么測到的音量肯定會比在場地中間測得的音量大。118 dBA看起來很瘋狂,但在理論上,這是可能的。未來的情況也會變得很有趣,隨著杜比Atmos的出現(xiàn),每個單獨的通道都會校準到85dBC。Atoms對每個音箱的峰值要求是115dBC。一套系統(tǒng)可能有64只揚聲器,換言之,理論上最高聲壓級可能達到133dBC。
損毀已造成
2010年9月,在比利時,一名17歲的女孩在觀看電影《盜夢空間》時出現(xiàn)了永久性耳鳴。這引起了媒體和政府的廣泛關注。在Kinepolis的影院中,使用的音量最大值是5.5,一般都是使用5的。今年夏天(2013年),比利時政府將制定法律律條,以規(guī)定電影院所允許播放的最大音量。他們甚至可能會給播放控制設定一個法定的最大音量。
但總的來說,電影院調低音量的原因并不是觀眾產生了聽力受損的風險。而是早在這種音量對觀眾的聽力構成潛在威脅之前,觀眾就投訴電影太大聲了。另一個造成投訴的原因是,由于隔音效果差,隔壁的電影場景太吵,打擾了他們了。正因為如此,許多影院調低了音量,還修改了影院的原始校準。“低頻效果聲軌”(LFE)通常會為了避免聲音穿到隔壁影廳而降低音量,很多時候,中間聲道、左右聲道和環(huán)繞聲道的平衡是沒有的。不過,好像許多電影院在有節(jié)慶的時候會至少校準一次系統(tǒng),我想一般的電影院都會很接近SMPTE校準。校準偏差肯定不會是大家都將播放音量調整到7以下的主要原因。
我們應該強調即使是在DCP工作流程中,SMPTE校準還是很重要的,也仍然應該是我們參考的主要標準。
3. 現(xiàn)實的情況
我打電話給幾家藝術劇院和影院的播放系統(tǒng)操作人員。我的非正式調查已經顯示了一個確定的情況和趨勢:基本沒有電影是采用“7”的音量位置進行播放的,現(xiàn)在“5”才是標準。廣告和預告片通常在3.5進行播放,最高音量不超過4。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劇院 Studio K的播放列表顯示,他們的電影播放音量在4.2到5之間。
烏得勒支Louis Hartlooper藝術影院的播放系統(tǒng)操作人員告訴我,每周四,所有電影的不同部分都會在他們的影院進行預播,使用DCP比使用35mm膠片更容易做到這一點。即使影片移到一個另一個影廳,它們也會被再次預播一遍。他們使用人耳來設置最佳播放音量,并將其編寫進DCP服務器。這個音量水平一般在4-5之間。烏得勒支的另一家藝術影院t Hoogt也在周四預播每部電影,他們的音量一般設置在4.5-5.5之間。偶爾也會碰到可以以6.3的音量播放的電影。他們的目標是讓輕柔的聲音能被觀眾聽到,大聲的場景不能太吵。他們想避免來自觀影者的抱怨和投訴。
經驗告訴我們,在大空間的播放音量要比在小空間的播放音量調得高一些。在阿姆斯特丹的新電影博物館Eye in Amsterdam,新電影也在電影院預播。因為該影院的的重要任務是,將舊的影片數字化,因此不同影片的播放音量會非常不同,但許多電影還是固定在4的音量,一年后最大音量才達到5.4。
許多大型劇院現(xiàn)在都不再雇傭人工操作員了。一切都是完全自動化的,只需少數幾個人即可運營整個劇院了,而這些人中多數是吧臺工作人員。操作經理在辦公室的電腦上編輯放映程序,大多數時候他都將主電影的播放音量設置到默認位置,可能是5或5.4。預告片和廣告通常和主片的播放音量相同,但這樣可能會太大聲了,或者將音量調整到3.5到3.8進行播放。有些特殊情況,比如在阿姆斯特丹Pathe Tuchinski等大型影院進行電影首映時,影片會按照導演的意愿進行播放。但對于正常的觀影來說,影片總是被調整到各自合適的音量。例如,最近在圖欽斯基電影院1號首映的《詹姆斯·邦德》(2013年)的播放音量就是7,而普通觀影的播放音量設置在5.5,但這仍然引起了觀眾的不滿。
比利時的Kinepolis是個特例。他們真的很關心音質,他們對安裝高質量的音響系統(tǒng),并獲得完備的聲學環(huán)境是相當關注的。但他們更關心他們客戶。董事會決定將標準播放級別設置為5,最多5.5,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會檢查影院里的每一部即將上映的影片。所以一般來說最后都會以更低的音量來播放。預告片和廣告都是以3.5的音量來播放的。Kinepolis的主劇場,安特衛(wèi)普的Metropolis 1,有一套持續(xù)的測量系統(tǒng)來監(jiān)控dBA音量水平,并將報告發(fā)送給主辦公室。本周(2013年5月),一份關于影院聲壓級的官方報告已經提交給比利時政府,該報告將為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出臺的相關法律提供相關數據支撐。除非業(yè)界很快提供替代方案,否則比利時法律將規(guī)定最大播放音量將被限制在5左右。
4. 這對您的混音意味著什么?
現(xiàn)在的影院播放情況都對混音有很大的影響。Belgian Art House的熱門影片《破碎的圈子》(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有兩個版本——用于電視的版本的“節(jié)目響度”(Program Loudness)為-23 LUFS,用于影院的版本的“節(jié)目響度”(Program Loudness)-20 LUFS。我們發(fā)現(xiàn)影院版本被壓縮得更多,因為他們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即使影片播放音量被降低調整到比利時允許播放的最高音量,即5.2時,也能清晰地讓對話音量達到預期的水平。
荷蘭最大的后期制作機構Cinemeta現(xiàn)在將播放音量默認設置為5。去年他們曾使用過6.3這個折衷的設定,但今年(2013年)導演們抱怨他們電影中輕柔的聲音在影院中還是太強烈了。
當我致電Shooting Star Productions制作公司的導演Dave Schram時,他告訴我:
“每次我的電影上映后,我基本會去至少十家電影院觀影。以前我做母帶混音時總將音量調在7。但現(xiàn)在放映廳的播放音量最大到6,通常都是5.5,有時甚至在4.7。這主要是由觀眾對電影太大聲的投訴引起的。我現(xiàn)在也不得不在工作時使用5.5的音量進行播放了。”
我甚至發(fā)現(xiàn)電影院已經考慮購買廣播用的動態(tài)處理器來自動控制音量。我們還是看看我們能想到什么解決方案。
5. 電影中的測量標準
首先,我們需要一些客觀的數字。第一個數據是關于預告片和廣告的,它們都被標準化到85 LeqM,并且在3.5即65 dBA的音量水平進行播放。目前的情況是,商業(yè)廣告和預告片只在昏暗的影院燈光下放映,這樣可以方便人們聊天并找自己的座位。顯然,65 dBA的音量很好地匹配了這一點。一些影院將預告片的音量設置為“4”,比“3.5”的音量設置高了10 dB,即75 dBA。因為這些預告片都是在關燈的情況下觀看的。而這個音量與最初預想的對話音量差不多,由于預告片非常緊湊,所以他們的對話也的確可以達到這個音量水平。
另一個數據是聽眾長期在影院環(huán)境下可以承受的響度標準。通常情況下,人體對8小時80 dBA的疲勞程度相當于2小時86 dBA。這意味著“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的最大值得要大約等于提供的參考音量值。
但正如我們所知,電影院調整他們的音量水平不是為了保護觀眾的聽力,而主要是為了觀眾的舒適度。超過2小時一直處于85 dBA的音量對于電影來說是非常大聲的,觀眾也不會接受。更合適的標準是80 dBA左右。SMPTE 參考噪聲的“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剛好低于-21 LUFS。如果再低5到6分貝,那么“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就大約是-27 LUFS。
此外,我認為對短時(3秒)處于100 dBA的音量情況作限制是有意義的。這個“最大短時音量”(max S)約為-6 LUFS。我重復一下,我知道不同計權曲線之間的差異。然而,測量電子化的A計權曲線沒有意義,因為這不是電影中聲音聲壓級的真實表現(xiàn)。我認為A計權應該只用于聲學聲壓計,K計權LUFS測量應該用于電領域。限制“最大短時音量”(max S)達到-6 LUFS只是一個粗略估計,我們仍然需要研究出大多數情況下都正確的音量。
帶著這個認知,我們一起來看看幾部電影。我和著名的電影混音工程師Michel Schöpping一起分析了24部電影,主要是以荷蘭電影為主,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都大不相同。“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從-38 LUFS到-20 LUFS,“最大短時音量”從-29 LUFS到-8 LUFS,最大“真峰值”(True-Peak)從-7到+3.5 dBTP。對話音量從-41到-25 LUFS不等。當我們在混音時一想到播放音量,這些20 LU左右的巨大音量差距就變得非常小了。
考慮到播放音量,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7”的音量水平進行混音的電影,平均播放音量是-28 LUFS(-29到-25)。
在“6.3”的音量水平進行混音的電影,平均播放音量是-23 LUFS(區(qū)間是-25到-21)。他們在播放時低了3 dB,所以如果我們把它們平均修正到“7”的水平,那將是-26 LUFS。
在“5”的音量水平進行混音的電影,平均播放音量是-20 LUFS(所有的都是-20)。他們在播放時低了7dB,所以如果我們把它們平均修正到“7”的水平,那將是-27 LUFS。
這意味著無論混音時這些電影的音量設置如何,它們預期的平均播放音量都在-27 LUFS左右。在劇院中大約是79 dBA。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播放音量為-34 LUFS的電影在設計時就是故意這么“輕”的,它就是一部“安靜的影片”。
6. 總結
我們能做些什么讓一切恢復正常嗎?
我們可以將類似的策略運用于EBU R128。擁護該標準的我們(另外一個可能是Michel Schöpping)此時正坐在羅馬AES會議桌前,這并非巧合。雖然我必須強調,我們絕不是在這里代表EBU。
我認為我們可以從4個需求開始著手。
1)、 我們需要的解決方案必須與當前影院的硬件兼容,這些硬件通常是“杜比盒子”(Dolby box)。因此我們不需要新的額外投資,只需要在DCP服務器上進行軟件更新即可。
2)、 所有的SMPTE校準要求應保持完整。
3)、 導演必須控制音量,同時也需要引入客觀的數據測量。
4)、影片交付到電影院時應該保證舒適的整體響度,不能出現(xiàn)潛在的會造成聽力受損的響度。
以下是我的建議:
1)、 在DCP服務器中測量“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和電影的“最大短時音量”(Maximum Short-term Level)。
2)、如果“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低于-27 LUFS,那就直接在影院播放。因為本身音量比較輕的電影作品,導演的意圖就是將其變成一部相對安靜的影片。
3)、如果“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高于-27 LUFS,請檢查影院是否設置了“播放較響電影”(Loud Movie Playback)選項。如果不是,那請將聲音衰減到-27 LUFS再進行播放。如果設置了“播放較響電影”(Loud Movie Playback)選項,請檢查“節(jié)目音量”(Program Level)是否超過-21 LUFS的絕對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請將聲音衰減到-21 LUFS再進行播放。
4)、檢查“最大短時音量”(Maximum Short-term Level)是否大于-6 LUFS,“最大真峰值”(Maximum True Peak)是否大于-1 dBFS。如果是,則相應衰減。
5)、現(xiàn)在請將杜比系統(tǒng)正常的播放音量調整到7。在小型電影院,可以選擇較低的音量水平。這種校準方式原則上只需要進行一次。
廣告和預告片也要經過同樣的過程,但可能會根據影院本身的標準作一些變化,因為它們經常是在昏暗的燈光下放映的,觀眾在廣告和預告片播放期間可以進行交談。
· 為了得到當前的“4”的音量水平,在杜比系統(tǒng)中應該選擇減去“1”的值,比如“6”代替“7”,“5.5”代替“6.5”等。
· 對于“3.5”的音量,則需要更多的衰減。我應該提一下,“Foreground Gate”的作用是為了將響度范圍很寬的素材(比如電影)與被壓縮過的素材(比如廣告)進行匹配。因此使用了這個效果后,就不需要額外進行音量衰減了。
整個過程都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在DCP服務器的軟件進行實現(xiàn),DCP服務器就是一臺計算機,如果我沒有記錯,它應該是Windows系統(tǒng)的。
這個提議的好處是,喜歡使用大動態(tài)聲音的導演將重新獲得他們的藝術自由。影院運營方和觀眾都不會再遇到令人不快的響度“驚嚇”。某些影院仍可使用大音量進行影片播放,只略微需要有些音量限制,以保護觀眾的聽力。此外,電影院也無需做額外投資,因為ITU響度標準是開源的,也可以選擇使用廣播工具以顯示影院限制音量的最大值。
顯然,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上述建議仍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
我認為這個項目只能和電影院合作研究,因為他們只有在真正解決了問題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推薦的建議。我很高興,比利時電影公司Kinepolis已提出參與此次試驗項目,以測試我在此提出的建議。如果這個試點成功,他們將幫助我們說服比利時政府在他們即將出臺的電影響度法案中使用類似的解決方案。
對于那些反對任何形式監(jiān)管的人,我想說的是,你們應該意識到,你們以為不采取響度措施就可以有更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但其實這最終都會導致創(chuàng)作自由的限制,正如現(xiàn)在大家所看到的。
感謝Elco允許我們在這里復制您的論文。讓我震驚的是,這是在2013年5月提出的,而4年后我們卻仍沒有一個如Eelco在文中提到的合適的解決方案。
下期預告……
在本系列關于“響度和動態(tài)”(Loudness and Dynamics)的第二部分中。我們將看到2017年5月Steven Ghouti 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Steven的項目也是法國聲音協(xié)會AFSI和ADM研討會的一部分,他本人也已在電影聲音領域工作了23年。
• 作者:Mike Thornton
• 編譯:XueLian Xi From iKnowMusic
• 校對:Sing T From iKnowMusic
• 原文:https://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7/6/21/loudness-and-dynamics-in-cinema-sound
Copyright © 2025武漢天宇聲源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